欢迎进入洪湖市人民政府网站! |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6-20】 【阅读次数:】【来源:】【我要打印】【关闭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11月18日在洪湖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夏锡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市人大六届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个战略、两大特色、三大主体功能区”的总要求,艰苦奋斗,克难进取,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推进洪湖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冰雪、洪涝、干旱三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发展速度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86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2.7%(按可比价计算);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7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2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8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1%。

——发展质量稳步提高。预计2011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9亿元、37.06亿元、42.8亿元,与2006年相比,第二产业上升8.9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增加到2.31亿元,年均增长27.1%,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46.5%增加到70.8%。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预计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是2006年的3.9倍,年均增长31.4%;招商引资24亿元,年均增长30.9%;外贸出口2600万美元,年均增长6.8%;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由73家增加到143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7家;工业入库税收年均增长10.3%。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预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2765元,年均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7587元,年均增长16.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城镇低保补助水平年均增幅达到最低工资标准增幅的50%,农村低保保障面达5%,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4%以内。

——外在影响显著扩大。五年来,先后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鄂西生态旅游圈成员单位、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主战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先后荣获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平安县市、省人口和计生工作先进县市、省水产大县、省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县、省优势农产品建设先进县市、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市、省绿化模范县市、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省双拥模范城市、省园林城市、省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省金融最佳信用县市等多种荣誉称号,外在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大力改善洪湖经济开发区、府场经济开发区、新滩新区三大园区的软、硬环境,石化装备制造产业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水产品加工园被省政府确定为6家省级重点水产品加工园区之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施“满园工程”,入园项目298个。大力发展石化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水产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四大产业,产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80%以上。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重点解决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问题,为纳税超过50万元的工业企业免费办理他项权证。预计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实现24.3亿元,工业入库税收占总税收的比例可达38.2%。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水产业,淡水产品面积、总产量位居全国县市第一位。大力实施科技示范和“四个一批”工程,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6家,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达65亿元。发展专业合作组织204个、各类协会20个。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74个、绿色食品标志23个、有机食品标志3个、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1个、湖北省著名商标8个。“洪湖清水”活动物注册商标于今年6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洪湖市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三)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悦兮·半岛国际温泉旅游度假村建成营运,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落成,“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开工建设,滨江度假区项目启动,蓝田4A级风景区改造升级平稳推进,瞿家湾镇跻身全省旅游名镇行列。建设和改造大批日用品农家店、农资店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全力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商贸流通日趋活跃。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

(四)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实施中心城区“西优东拓南抑北延”工程,完成一批城区道路建设,铺设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和自来水主管网,实施内荆河截污和主街道绿化亮化工程。编制、修订和完善了市、镇、村总规和部分专业规划。积极培育工业重镇、商贸大镇、旅游强镇,峰口、曹市府场、新滩3个副中心和瞿家湾、乌林等5个特色镇有了长足发展。9个乡镇建成污水处理厂、35个村建成污水处理站、127个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五)大力推动改革开放。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开展“小三场”改革,初步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实施行政审批和服务改革。加强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市合作”,加快与武汉的对接与融合。加大项目申报、争取与监管力度,2010年获荆州市争取中省投资先进单位称号。

(六)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得到加强,教育条件不断改善。成功承办荆州市第四届运动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修建农村公路1000余公里,东荆河大桥、小港桥、大同桥竣工通车,新堤港区开工建设,洪监高速、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洪湖段、燕窝长江大桥、乌林长江大桥前期工作有效推进。加固堤防30公里,更新改造大中型泵站21座,整治重点涵闸78座,疏挖骨干渠道1200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33万人。大力开展农村“五保”供养,救灾、救济、救助和优抚工作有序推进。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城乡医疗保障明显改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加强,血吸虫病防治成效明显。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逐步加强。认真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有效监管农民负担。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强化。依法管理国土资源,土地市场进一步规范。质量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七)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和建议。市政府每年承诺兴办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得到加强,市长网络信箱每年批复群众来信300多件。认真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扎实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平安洪湖”建设扎实推进。“五五”普法扎实开展。信访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烟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促进了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工作有序开展。统计、审计、监察、物价、人防、外事、侨务、对台、老龄、残联、民宗、老区、扶贫、档案、方志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五年,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历届市领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各级驻洪单位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我市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经济总量不大。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省二类县市平均水平。经济结构不优。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省二类县市平均水平。发展速度不快。大企业少,大项目少,固定资产投资低于全省二类县市平均水平,外贸出口低于全省前30位县市的平均水平。财政收入不高。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低于全省二类县市平均水平,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仍然偏低。基础设施不强。仍未能进入全国交通大循环,市内交通小循环也有待进一步形成;水利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城市规模不大,品位有待提升。发展环境不优。服务于工业兴市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不好,行政服务效率不高,公务人员拖拉推诿和“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工程建设领域的强买强卖、强揽工程问题十分突出。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牢牢把握,在今后五年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与任务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的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努力提高新型工业化、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力打造滨江现代工业城、生态文化旅游城、水乡园林宜居城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着力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实现洪湖全面振兴和崛起。

——经济发展大跨越。力争进入全省县域经济考核前30名和荆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前4名。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年均增长16%(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50亿元,年均增长2%;第二产业140亿元,年均增长26%;第三产业110亿元,年均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为16.7:46.6:36.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年均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年均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年均增长18%;外贸出口9638万美元,年均增长30%。招商引资182亿元,年均增长50%。

——民生保障大提高。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达到26810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16282元,年均增长16.5%;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4.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年均增长达到最低工资标准增幅的5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生态环境大改善。到2016年,洪湖湿地保护监控率达到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到85%,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生态乡镇、村创建率达3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76吨标准煤。

——社会事业大发展。地域特色文化更加繁荣,全民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公众安全感和对社会秩序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到2016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95.7万人以内,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每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08人以内。

——基础建设大提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大改善,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镇化率达到50%,镇村建设各具特色。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破解一切难题的前提。我们一定要敢于突破一切条条框框,敢于打破一切常规,敢于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怎样有利于发展就怎样去做,只要有利于发展就坚定不移去做。

始终坚持振奋精神。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就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状态。我们一定要敢于面对任何挑战和困难,敢于突破一切艰难险阻,敢于以夺冠的精神和气魄,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去开创更加宏伟的事业。

始终坚持勇于担当。我们需要具备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担当。要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敢抓难题、敢破矛盾、敢冒风险,为了洪湖的发展和进步,敢于担当一切责任。

始终坚持苦干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口若悬河,天花乱坠,必将一事无成。要发展,要大发展,要跨越发展,除了苦干实干,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一件一件高标准地落实工作,宏伟目标才能够变成现实。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动现代工业跨越发展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洪湖赶超步伐。培育石化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两个百亿元产业集群,打造洪湖经济开发区、洪湖石化装备产业园和新滩工业园三个百亿产业园。大力实施规模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到2016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超过10亿元。

1.加快打造工业发展平台。高标准规划洪湖经济开发区、洪湖石化装备产业园、新滩工业园,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三大园区土地收储,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三大园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配套,使工业园区成为促进洪湖跨越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区办建设工业小区。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实施专业驻点招商和全员招商,坚持招大商不动摇,重点招引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环境压力小的工业企业。每年要力争有20个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落户。5年内,洪湖经济开发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洪湖石化装备产业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新滩新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

3.加强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重点培育中兴能源、德炎水产、长江石化、昌发容器、兴洪纺织、昌兴木业、博业科技、天冠生物等30家骨干企业。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育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2家、过50亿元的1家、过20亿元的4家、过10亿元的11家、过5亿元的20家、过1亿元的30家,培育税收过2亿元的企业1家、过1亿元的2家、过5000万元的5家、过2000万元的10家、过1000万元的20家。支持优质企业上市。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以长江石化、昌发容器为核心,做大做强石化装备产业集群;以德炎水产、晨光实业为核心,发展壮大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中兴能源、天冠生物为核心,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以兴洪纺织、天进纺织为核心,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博业科技为核心,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4.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力争5年内,我市企业总数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企业家创新意识、现代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市场意识、协作意识,建设一支可以支撑洪湖跨越发展的现代企业家队伍。

5.加快实施品牌、质量兴市。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走精品名牌带动之路,形成荆州知名商标、湖北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培育梯队,5年内新增5个中国驰名商标、30个湖北著名商标、15个湖北名牌、50个荆州知名商标、2个荆江质量奖品牌。

(二)着力推动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大力实施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商品化,走公司化经营农业之路,提升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促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1.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东荆河、洪湖、下内荆河堤防整险加固,抓好重点灌区设施更新改造,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城市防洪排涝等项目建设。五年内将全市主次沟渠全面疏挖一遍。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水、电、路配套升级。大力实施国土整治和“迁村腾地”工程。

2.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化。稳定粮油生产规模,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巩固粮油大县地位。实施标准化鱼池建设,推广健康、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扩大名优特养殖面积,实现水产倍增目标,全面提升淡水养殖产业质量,努力打造全国淡水养殖首强县市。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强影响力,努力把水生蔬菜打造成我市农业的又一个特色支柱产业。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争当全省现代农业发展领头雁。

3.推动农业经营模式现代化。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积极支持整村走公司化经营农业的路子,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工农业、休闲农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提高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的带动能力;全市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5家、省级25家。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积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

4.推动农产品质量监管现代化。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建设,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行业标准,完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质量控制机制,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力争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100%,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创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80个以上,新增5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继续加强动植物检疫、检验、检测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5.推动农产品流通方式现代化。大力提高以分级、保鲜、包装、集成运输、终端直销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商品化水平,力争主要农产品均能实现农超对接。支持德炎、闽洪等建设全国淡水产品市场交易中心、电子商务中心、渔业文化博览中心、中国淡水渔业总部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淡水渔业综合示范区。推进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参与建立和完善长江经济带信息系统基础框架,加强本地基础数据资料库建设,提高农业产业信息化水平。

(三)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旅游核心地位,加快旅游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

1.发展壮大旅游业。加快建设“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和滨江度假区项目,进一步改造和提升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和瞿家湾革命旧址群等红色景区,加快建设悦兮·半岛温泉度假村二期项目,加快推进江湖生态重组和蓝田4A景区提档升级。加强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景区公路、航道、码头、客服中心、标识标牌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旅游硬环境。加快餐饮、酒店和商贸等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加强旅游要素整合,推进旅游区域合作,加强以“春踏青、夏赏荷、秋品蟹、冬沐泉”为特色的旅游营销策划,不断拓展旅游市场。通过几年努力,把洪湖建设成为负有“醉美洪湖、人间天堂”美誉的高品位旅游目的地。

2.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依托“两路两桥一港”等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区建设20万平方米的综合物流园,发展壮大冷链物流;建设10万平方米的洪湖新堤港区仓储配送中心,尽早发挥长江水运优势;加快实施曹市、府场、峰口、新滩等重点城镇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形成由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乡镇物流集散中心组成的市域三级物流体系。

3.发展壮大综合服务业。围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认真落实家电、农机、汽车和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积极支持“三网融合”建设,大力倡导新的消费方式;支持银行、证券、金融保险业参与消费信贷,规范咨询、代理等中介服务业发展,建立面向社区居民、社会特殊群体、企事业单位的社区服务体系。

4.发展壮大房地产业。完成城市规划区土地收储,充分营运城市土地,执行最严格的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努力实现商住地运营政府收益最大化;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城市综合体;加强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环保、节能管理;强化商品房价格和质量监管。

(四)着力实施城乡一体化

大手笔构思,大投入建设,大幅度提升,全面深化城乡一体化,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湖北省环保模范城市、湖北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1.精心编制城镇规划。按照“全域洪湖、城乡统筹”的总体要求,加大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力度,力争实现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完成城区重点地段的修建性详规编制,完成各类专业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完成小城镇的控制性详规编制,编制50个中心社区的修建性详规。

2.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中心城区规模达到30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到30万人。完成文泉大道西延、州陵大道北延、名流大桥及其道路建设、宏伟北路和乌林大道改造等工程,拉开城市建设骨架。完善公交站点、垃圾中转站、水电气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城管革命”,扎实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努力实现“洁、绿、亮、美、序”的城市管理目标。全面开展内荆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和景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高标准实施旧城改造。

3.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建立多元化小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支持3个市域副中心镇建设,把“城管革命”延伸到乡镇。

4.扎实推进中心社区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要下大决心,高标准规划和建设50个中心社区。全面加强农民建房规划、设计管理和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水平。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是我们的为政之要。

1.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以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重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中老年继续教育,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实施残疾人免费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以体育中心改扩建为重点的城乡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支持、扶持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建市人民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惠民长效机制。

2.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争80%以上新增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80%以上参加培训的劳动者获得初级以上职业证书。稳步提高就业水平,农村劳动力新增就业5.8万人,劳务经济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左右。深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医疗保障水平普遍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加大救灾救济力度,建立社会救助中心,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3.深入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严打各类黑恶势力和行业称霸行为专项斗争,加强社会管理基础工作和人防、物防、技防等综合防控,大幅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建设全省一流的平安县市。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依法治市,认真开展“六五”普法,切实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深入贯彻实施“首访结案”制度,更加扎实地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4.大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加强基础工作,铁腕治理“两非”行为,切实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顽症。加强妇女儿童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从严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大湖生态资源和长江岸线资源管理。切实增强环境综合承载能力。

5.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药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民生,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禁止违规销售和使用高残毒农药、高残留肥料以及对人体有害的各类激素和添加剂,保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餐饮业发展,加强药品生产销售监管。

(六)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能否跨越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发展环境,切实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不断增强洪湖的软实力。

1.加强交通环境建设。不惜一切代价,建成洪监高速公路,推动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洪湖段、燕窝长江大桥、乌林长江大桥早日进入实施阶段,促使洪湖尽早融入全国交通大循环。升级仙崇线、大莲线、熊峰线洪湖境段三条干线公路,完善沿江、沿河、沿湖公路建设,进一步打通市域内交通小循环。加快建设洪湖新堤港区,尽快启动新滩港和洪湖旅游港口前期工作;改造中心城区客运站;积极争取铁路项目。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抓好洪湖大湖生态保护试点项目实施和城区内荆河水环境保护。加强城乡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快建设全省一流的清洁农村。建立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强污染企业“全防全控”,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证人民永远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

3.加强政务环境建设。切实转变执政理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人人都是环境,事事都是环境”的观念,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打造“亲商、敬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实现工业项目落地审批零收费。严厉打击和惩处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把洪湖建设成为江汉平原软环境最优的地带。

4.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加强市民教育引导,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构筑开放包容、竞争合作、开明大气、诚信礼让的人文环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促使全社会形成崇尚文明礼貌、互帮互助、敬业奉献、团结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

(七)着力加强财税金融工作

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增加社会投资总量。深化财政改革,推行部门绩效预算,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从严管理财政资金。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加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税源分析与监控,加大税源培育力度,进一步整治税收征管秩序,确保重点税源税种稳定增长。

深化金融“信用县市”创建工作,加快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组建步伐。创新信贷产品,开展银企合作,加大银行对重大项目、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努力建设开放、开明,诚信、务实,民主、法治,廉洁、高效,让市委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府,是我们今后五年政府自身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

(一)加强学习。当代社会,是一个变化神速、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葆政治清醒和坚定。要及时学习新知识,保证思维合拍于形势。要广泛学习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不断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增长自己的见识。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构建学习机制,营造学习氛围,增强学习实效,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

(二)高效执行。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行不到位,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养成用1%的精力抓部署、用99%的精力抓执行的习惯,要大力倡导身体力行抓执行、雷厉风行抓执行、不留情面抓执行、坚持不懈抓执行,要全力营造谁不执行抓住谁、谁慢执行盯住谁、谁快执行褒扬谁的氛围,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保质保量、快速高效地落实。要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敷衍塞责的毛病,做到不争论、不评论、不议论,潜心静气、埋头干事,确保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人民群众受益一件。要大力弘扬“由我来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不回避,不推诿,不拖拉,确保工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要构建高效执行的机制,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建立部门和岗位责任制,健全考评奖惩机制,构建覆盖全市上下各行各业的浓厚执行文化,努力建设效能型政府。

(三)依法行政。增强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是政府自身建设的基本要求。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克服“人治”思想,杜绝以言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执法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严厉惩处执法违法、徇私枉法行为,坚决消除执法利益化倾向。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复议机制,规范政府权力运行。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定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主动报告工作,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带头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

(四)勤政廉政。勤奋是为政者基本的职业操守,廉洁是为政者首要的政治品格,要始终做到勤政廉政。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心扑在事业上,不满足、不懈怠、不折腾。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实话、讲真话、出实招、求实效。广泛开展治庸问责,大力整治庸懒散软问题。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始终坚持从严治政,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等领域的廉政监察,坚决查处各种腐败行为。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监管力度。崇尚勤俭,厉行节约,严控各种公务消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

(五)团结和谐。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丢掉团结,就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要构建分工协作的责任体系、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制定务实管用的运行规则、强化严格广泛的监督约束,以制度保障团结;要坚持大事大家议,小事多通气,营造心情舒畅的工作格局,以民主实现团结;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以风尚促进团结。要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共同维护团结和谐的工作局面,共同推动洪湖的事业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型政府。

四、扎实做好2012年主要工作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按可比价计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外贸出口增长15%,招商引资增长5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6.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抓好工业经济

培育发展长江石化、昌发容器、兴洪纺织、德炎水产、中兴能源等30家重点骨干企业,力争石化装备制造和水产食品加工两个行业的总产值均达到50亿元,纺织服装行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

继续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策划争取重点项目72个,引进和开工项目80个;组建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名市领导挂帅、一名局长负责、一个专班服务,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年一考评的推动机制。重点抓好中兴能源二期粮油深加工、德炎水产示范园、昌兴木业二期木材深加工、家润门业50万套木质套装门、新天地环保木、晨光实业二期莲藕深加工、广洪鞋业、平洋电子、凯乐生物、和汇电子等项目建设,确保所有重点项目快速顺利实施。

基本完成三大工业园土地收储,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洪湖经济开发区新增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新引进企业10家,建成投产6家;新滩新区土地平整达到6平方公里,完成荆汉大道、银滩路等9条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新引进企业10家,建成投产5家;洪湖石化装备产业园新增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新引进企业10家,建成投产10家,打通府场、曹市石化装备交通运输出口通道,启动府场11万伏变电站升压工程,开工建设石化走廊连接通道;支持戴家场、峰口、万全、大沙湖等乡镇区建设工业小区。

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增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30家;实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与监测;继续实行企业“绿色通道”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切实加强对落户企业的监管;进一步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企业担保贷款不少于2亿元,继续推进银企合作,拓展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全国重要展会,推进企业对外合作。

加强招商领导力量和资金保障,壮大专业招商队伍,从全市遴选30名优秀后备干部,组成若干个专班赴发达地区驻点招商。力争全年引进20个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亿元的工业项目落户。调整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办法,对所有乡镇区办、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安排招商任务,一月一督办、一季一排名、全年结总账;建立招商项目决策和管理机制,实行各类投资合同由招商局审核备案,由市政府统一签订。

(二)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继续抓好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棉、水生蔬菜、牲猪、水禽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双季稻和“一种双收”再生稻优化模式,力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25万亩,粮食总产达到62万吨;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20万亩水生蔬菜基地,形成五大示范样板,力争蔬菜总产达45万吨;重点培植晨光、鱼米乡、五湖等省级龙头企业,提高水生蔬菜商品化水平;重点支持华年公司60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支持以奥信为龙头的肉鸭养殖,力争创建100家畜禽标准化养殖场,生猪出栏达到60万头,水禽3000万只。建设河蟹科技示范养殖基地1万亩、蟹苗科技培育示范基地5000亩、四大家鱼高效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基地1万亩。做强“洪湖渔家”生态鱼和“洪湖清水”大闸蟹两个水产品牌;升级改造鱼池15万亩,力争全市水产面积达到85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40万吨;水产品总值达到40亿元。

开展公司化经营农业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农村新型生产关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增荆州市级龙头企业5家,洪湖市级10家,专业合作社250家;大力支持新滩镇瓷器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建设5个农机乡镇示范站(所),培育3个省级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建设3-5个乡镇农机维修示范网点。

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土地经营权流转、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社会保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护、乡村治理等试点工作;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三)切实抓好第三产业发展

加快“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一期项目建设,力争景区主体工程于2012年内基本完工;加快推进滨江度假区项目实施,2012年要有形象进度;加快推进蓝田景区提档升级;完成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3A级景区评定,支持悦兮·半岛国际温泉度假村后期项目建设,并做好4A级景区评定;编制乌林三国文化城、洪湖茶坛岛湿地公园2个旅游项目,并对外招商;修建排水闸至新堤大桥段旅游通道,打通金湾大道;开通主城区至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客运专线;争取在央视和省级电视台投放洪湖旅游形象广告;建立与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合作联盟。

加大“双百市场工程”、“农村集贸市场改造”和畜禽屠宰等项目的争取力度;认真落实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扩大农村消费,力争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5亿元。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产品种类和规模,进一步为进出口企业做好备案登记、商检认证、便利通关、出口退税等服务工作,实现外贸出口2900万美元。

全面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广水域经营权、林权抵押等贷款模式,进一步丰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产品;完成部分商业银行乡镇营业网点建设;积极争创“湖北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四)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名流大桥续建工程;完成宏伟北路、文泉西路、文泉大道东延段、万家墩路南延段、金湾大道南延段、名流大桥路茅江段和滨湖段的雨污管网及路基工程;刷黑改造新堤大道、州陵大道、爱国路、玉沙路;维修主干道破损路面,铺设部分主次干道人行道和排水管网;实施内荆河一桥至名流大桥景观带建设,完善工业园和两个中心公园绿化建设;启动城市公交首末站建设,加强城区主干道沿线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及配套建设,达标改造城区公厕,维修垃圾中转房,完善环保设施;启动中心城区三桥至名流大桥西岸、宏伟南路沿河东岸旧城改造;整治城市规划区内违章建筑,停止审批私房建设。

启动20个中心社区建设;今冬明春完成300公里骨干沟渠的疏挖,做好16.9万亩“兴地灭螺”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实施莲花泵站的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南套排区水系配套工程,启动隔北灌区第三批工程项目建设,新建农村水厂3处、改扩建1处;实施整镇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组织实施村级创意性项目;开展国土整治和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建设,推进农村“迁村腾地”试点扩面工程;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全市耕地面积稳定在167.85万亩,基本农田稳定在142.57万亩以上。

确保洪监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力争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洪湖段和燕窝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做好乌林长江大桥前期工作和长荆线至洪湖铁路的争取工作;加快荆州港洪湖新堤港区综合码头项目建设;做好中心城区客运站、新滩物流园前期工作;力争汉沙线洪湖城区绕城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全面开展仙崇线洪湖段58公里一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大莲线大同湖至黄家口长河21.16公里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实施仙崇线万全红三桥至汊河7.6公里大修。

(五)切实抓好民生改善

完成劳动力市场建设;力争新增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开展“金保工程”二期建设;扩大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2012年底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9万人次。

落实好五保户、退伍军人等民政优抚政策,做好访贫问苦助残工作;加快福利院建设,实现“一镇一院”;建成“夕阳红”老年公寓。完成590套公租房建设,新争取并启动100套公租房和200套廉租房建设。

免费开展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文化站公益文化服务,完成《洪湖岸边是家乡》故事片拍摄,坚持网吧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制度,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巩固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力实施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巩固提高医保覆盖面和待遇水平,确保新农合参合率98%以上;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监管,开展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试点;抓好中医医院制剂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

继续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信访维稳工作,以“命案必破”为目标,掀起打黑除恶风暴,加大地霸、沙霸等行霸打击力度,净化经济发展环境。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完善乡镇财政体制,提高预算保障水平;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税收稳步增长;做好用地指标争取工作,力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2000亩;严格土地营运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继续抓好依法治烟工作。

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整顿生育秩序;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全面启动省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强市场监控与管理,稳定和控制物价;严格预算执行审计,加强监督监察工作;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加大沟渠、河滩等植树造林力度;加强和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加强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认真做好外事、侨务、扶贫、残联、老龄、民宗、档案、方志、保密、对台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人民政府为人民,关注民生,为民解忧,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是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郑重承诺,2012年着力办好以下十件实事:

1.疏挖13条93公里河渠,改造7座泵站,维修15座涵闸。

2.解决农村饮水安全8万人。

3.改造县乡公路30公里,新建通村公路5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5座。

4.在农村边远学校建设教师周转宿舍240套,消除10所义务教育学校D级危房,建设5个乡镇中心示范幼儿园。

5.综合整治城区内荆河,维修改造城区一桥。

6.实施背街小巷的路面硬化、下水管网铺设和亮化工程。

7.实施6万亩土地整理项目。

8.改造农村危房1200户、垦区危旧房3570户。

9.设立重大疾病特困家庭救助专项基金,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参保人重大疾病医疗保障问题。

10.整治规范全市餐饮行业,建设一批食品安全品牌示范店。

各位代表,洪湖是一片红色沃土,“洪湖”是一张世界名片。“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的洪湖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洪湖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激情飞扬;实现洪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克难奋进,扎实工作,为实现洪湖全面振兴和崛起、为使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和自豪而努力拼搏!

 


主办:洪湖市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荆州新闻网 网站标识码:4210830008 网站地图
电话:0716-2423691 地址:文泉大道特1号 鄂ICP备05001359号 鄂公网安备 42108302000016号